公司负债管理制度

2024-07-15 06:05:00
转贴
97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 3


第二章 负债管理原则 ...... 3


第三章 职责与分工 ...... 3


第四章 资产负债约束机制 ...... 4


第五章 资产负债率管理控制 ...... 5


第六章 附则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 7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建立资产负债约束机制,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债务风险,促进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高质量发展,统一规范和加强公司本部及所有下属公司的负债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及《公司章程》、《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及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公司预算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成员公司(含控股股东托管业务)的负债管理活动。


(一)公司:指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二)成员公司:指公司直接、间接控股或实际管理的各级公司。


(三)各公司:指公司及成员公司。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负债管理主要是指资产负债率的管理活动。


第二章 负债管理原则第四条 强化自我约束,公司要强化资产负债自我约束,建立债务风险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经济周期波动等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风险管控目标,运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企业杠杆和债务风险。

第五条 强化监督管理,促使高负债企业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推动资产负债率保持在监管机构的管控范围及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

第六条 债务风险控制原则


(一)坚持防控风险。落实国资委关于债务风险管理有关要求,有效防止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


(二)坚持目标管理。以国资委颁布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为依据,对标行业平均水平开展资产负债率目标管控。


(三)坚持促进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并聚焦主业,通过创新驱动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企业资产和资本回报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内源性资本。


第三章 职责与分工


第七条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批准本制度;


(二)批准年度资产负债率控制目标;


(三)批准公司资产负债率管控方案。


第八条 总经理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审核本制度;


(二)审核年度资产负债率控制目标;


(三)审核公司资产负债率管控方案;


(四)负责对授权范围内的负债管理事项进行决策。


第九条 总会计师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审核本制度;


(二)提议年度资产负债率控制目标;


(三)提议公司资产负债率管控方案;


(四)批准高负债子企业治理方案。


第十条 财务与资产管理部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制定和升版本制度;


(二)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资产负债率控制目标;


(三)制定公司资产负债率管控方案;


(四)制定高负债子企业治理方案;


(五)负责归口管理公司负债管理的具体事务。


第十一条 公司相关部门在负债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如下:


公司相关部门按照公司职能分工和管理定位参与相关的负债管理工作。


第四章 资产负债约束机制

第十二条 资产负债约束指标标准。资产负债约束以资产负债率为基础约束指标,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并动态调整。原则上以本行业上年度规模以上全部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基准线。根据基准线设定预警线、重点监管线。


第十三条 根据资产负债率预警线和重点监管线,综合考虑市场前景、资金成本、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等因素,加强资本结构规划与管理,合理设定企业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负债结构,保持财务稳健、有竞争力。


第十四条 审慎开展债务融资、投资、支出、对外担保等业务活动,防止有息负债和或有债务过度累积,确保资产负债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第十五条 明确并聚焦主业,通过创新驱动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企业资产和资本回报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内源性资本。


第十六条 对资产负债率超过预警线和重点监管线的公司,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发展阶段、有息负债和经营性负债等债务类型结构、短期负债和中长期负债等债务期限结构,以及息税前利润、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指标,科学评估其债务风险状况,并根据风险大小程度分别列出重点关注和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对其债务风险情况持续监测。


第五章 资产负债率管理控制


第十七条 原则上参考本行业上年度规模以上全部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并结合公司前三年资产负债率、下年度预算、发展阶段、战略布局,综合考量后合理确定下年度资产负债率控制目标,每年在上报董事会的年度预算管理方案中,同时上报资产负债率控制目标。


第十八条 年度资产负债率控制目标实行分级预警的管控机制,当上年度经审计的资产负债率处于红色警戒区时,需制定下年度资产负债率管控方案报董事会审批。


(一)红色:资产负债率>年度控制目标+10个百分点


(二)橙色:年度控制目标<资产负债率≤年度控制目标+10个百分点


(三)绿色:资产负债率≤年度控制目标


公司对列入重点监管成员公司名单负责监督实施,明确其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标和时限,对列入重点关注和重点监管成员公司名单的企业进行管控,指导高负债企业通过压负债、增积累、引战投、债转股等方式多措并举降杠杆减负债,推动高负债企业资产负债率尽快回归合理水平。


上年度经审计的资产负债率超过公司年度资产负债率控制目标的各公司,将被列入“高负债企业”进行管控。


(一)高负债企业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公司财务与资产管理部报送高负债企业治理方案;


(二)“高负债企业”管控情况将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范围。


第十九条 资产负债率管控措施


(一)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1.加快清理和处置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投资项目;


2.逐步退出资金占用量大、风险高、收益低的业务,减少相关债务和支出;


3.主动收缩层级低、回收期长、回报水平低且大幅增加企业债务和表外债务风险的投资,释放存量资源;


4.强化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防止新的呆坏账产生,每年严格对往来账进行清理,严禁同一单位的债权债务同时挂账;


5.对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使闲置资产得到充分利用。把质量差、盈利能力低的资产尽量变现,最大限度回收资金,提高偿债能力和资产流动性;


6.加强存货和应收款项管理,加强货款回收管理,强化往来款项账务核对,落实催收责任,定期做好存货盘点,及时处理积压存货,提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二)合理理控制投资及成本费用支出,降本增效


1.强化投资管理,投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突出主业,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确保投资规模与公司实际负债承担水平相适应;


各公司的投资事项严格按照公司《投资管理制度》执行;


2.严格风险业务管理,加强担保管理,控制对外担保规模,原则上不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提供超股比担保;


各公司的担保事项、其它增加债务及或有债务的类金融投资业务严格按照公司《资金管理制度》、《担保管理制度》执行;


3.全面推行财务预算管理,落实预算目标与管控责任,加大预算执行的跟踪监督与考核奖罚力度,充分发挥预算对成本费用的事前引领、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修正管理作用,严控预算外费用支出。


(三)持续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扩大资金集中管理的覆盖范围,充分利用财务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及资金池等平台,提高资金统筹使用力度;


2.依托金融产品及服务,盘活企业内部存量资金,加快企业间资金清算与债务清偿;


3.加快应收账款周转变现,大力压减应收账款。积极开展以应收账款、租赁债权等财务权利,缩短经营资金回收期;


4.加强资金计划管理,控制好资金支付的时间节点与节奏,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金成本,


严控计划外大额资金支出规模;


5.严格控制非经营性新增债权,提高现金利用率。对一切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借款进行清欠,严格控制其他应收款的发生,减少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四)实施带息负债规模总量管理,压缩带息负债规模


1.严格按照年度资金预算方案,统筹平衡公司债务融资安排;


2.对新增债务融资的规模、结构、期限及成本开展合理性审核,审慎评估公司风险承受能力,防止短贷长投或资金闲置。


第六章 附则及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二十条 本制度由公司财务与资产管理部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第二十一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厅字[2018]75号)


(二)《资金管理制度》(067-GN-P-MC-D13-308 )


(三)《投资管理制度》(067-GN-P-MC-D21-116)


(四)《担保管理制度》(067-GN-P-MC-D11-132)


(五)《公司预算管理制度》(067-GN-P-MC-B14-275)


(六)《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067-GN-P-TD-B11-283)


备注:本附件参照的接相关制度流程文件,具体以实际发布生效文件为准。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已标注作者信息,部分无法查明联系作者及首发来源,旨在促进行业交流共进,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如涉版权或不便分享,后台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
文章分类